名人传作者简介

1、名人传作者简介和主要内容

(1)、答案:《名人传》是罗曼•罗兰最早享誉文坛的人物传记,它真实的记述了贝多芬、米开朗基罗、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,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。

(2)、在这里,阿拉克里昂描述了自己对于画的反应。画中的形象,在他眼里竟然活了起来,正如莱辛所说的,“他看到的不是那俊童的画像而是那俊童自己,他相信他正要开口说话”

(3)、我国先哲孟子说:“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……”,这在《名人传》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,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,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。(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,不少于30字)

(4)、立意是歌颂英雄主义。着眼于评论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,是一部文学创作评传。

(5)、法国作家罗曼•罗兰的《名人传》包括了《贝多芬传》、(《米开朗基罗》)、(《托尔斯泰》)三部传记。其中,(贝多芬)(人名)饱受耳聋折磨。

(6)、“而且,高尚和宽宏,卑鄙和褊狭,节制和清醒,傲慢和无知,不管一个人是静止着,   还是活动着,都会通过他们的容貌和举止表现出来。”

(7)、罗曼·罗兰法国作家,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。

(8)、这苦难其实是虚幻的。米开朗琪罗是富有的;他拼命使自己富有,十分富有。但富有对他有何用处?他如一个穷人一样生活,被劳作束缚着,好似一匹马被磨轴子系住一般。没有人会懂得他如此自虐的原因。

(9)、答:作为一个音乐家、作曲家,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耳朵失聪;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,创造出拥抱欢乐的《第九交响乐》。

(10)、请你根据《教学大纲》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,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。

(11)、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(《第五交响曲》)

(12)、请结合《托尔斯泰传》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。

(13)、答: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,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,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。

(14)、《贝多芬传》还附有:(医嘱、书信集和思想集)。

(15)、20世纪初,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:《贝多芬传》(1902)、《米开朗琪罗传》(1905)和《托尔斯泰传》(1911)等。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(1904~1912)和《母与子》(旧译《欣悦的灵魂》)(1922~1933),这两部是他的小说代表作,而其中写成十卷的长篇小说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则是他的成名作,也被高尔基称为“长篇叙事诗”,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。

(16)、总之,瓦萨里艺格敷词的目的,在于赞美画家的艺术技巧。这种艺格敷词可被理解为对画中图像的一种反应。图像的逼真性,一方面使他产生想象,从而错把画中形象当成现实,另一方面,则使他对图像进行“深入读解”,从而将某种品质和意义注入其中。

(17)、我几乎没有用餐的时间……我没有时间吃东西……十二年以来,我的肉体被疲倦毁坏了,我缺乏一切必需品……我没有一个铜子,衣不蔽体,我感受到无数的痛苦……我在悲惨与痛苦中生活……我和苦难争斗……

(18)、答:一是痛苦和磨难,即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;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。

(19)、“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!”出自《名人传》中的(《贝多芬传》)一文,是贝多芬最能激励人们斗志的一句名言。

(20)、1505年3月,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。不久,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。此后几年,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,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。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,差一点丧命。革命结束后,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,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。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,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。但他刚到罗马,又被他的新主人——保罗三世抓住了。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。 

2、名人传作者简介

(1)、一切利己的生活,都是非理性的,动物的生活。

(2)、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。

(3)、“脸又长又厚又粗犷,头发很短,向前盖着,使额头显低,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,严峻地盯着别人,鼻子扁阔,嘴唇厚而前伸,耳朵大大的。”这是对(托尔斯泰)的外貌描写。

(4)、正确的道路是这样: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,然后再往前走。

(5)、瓦萨里对于莱奥纳尔多绘画技艺所作的赞扬,显然是通过表明这位画家创造了栩栩如生的自然错觉感,通过揭示那些错觉性图像的特质,以及通过采用传统的文学修辞来进行的。他所特别感兴趣的,只是画面形象那些生动细节的逼真性,他试图将这种逼真性真实地传达给读者,就像它们对他所呈现的那样。他醉心于对那些令人惊叹的熟练模仿技艺的赞美:那“有着自然的光泽和湿润感”的眼睛、那“仿佛是从皮肤的毛孔中自然地生发出来”的眉毛、那“看上去不是被描绘出来,而简直就是鲜嫩的肉体”的嘴唇,被他描写得活灵活现。在他笔下,那颈部的真实性,则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:“当凑近了看她的颈窝,你能肯定那脉搏有着跳动。”这一类的赞扬并不出人意料,因为文艺复兴的艺术便是错觉性的,并且被要求必须是那样。艺术理论家把绘画定义为以色彩和线条对自然所作的模仿。阿尔贝蒂在其《绘画论》中,称“绘画的功能在于,在一个表面上用线勾画和用色彩涂绘任何给定的物体,……从而使所描绘的图像具有立体感,正好与那些物体相似,显得栩栩如生”瓦萨里的这个艺格敷词,表明了莱奥纳尔多作为一名艺术家所获得的成功,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,并为此而获得了人们的赞扬。

(6)、贝多芬,伟大的德国作曲家。贝多芬是这样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: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。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,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?谁又能想象他在漫长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?上帝真是残忍,把最美的音乐赋予了贝多芬却剥夺了他欣赏音乐的权利,他听不到自己的音乐,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,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声的折磨!而就是这个人,写出了那样大量的乐曲,而且往往是欢乐的乐曲——从天国发出的,传播到人们内心的欢乐!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,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斗的成果,是胜利的标志。

(7)、《名人传》,它包括《贝多芬传》(1903)、《米开朗琪罗传》(或译作米开朗基罗)(1906)、《托尔斯泰传》(1911)三部传记。被称为“三大英雄传记”,也称“巨人三传”。

(8)、《米开朗琪罗传》中,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,可看出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?

(9)、《托尔斯泰传》的立意是什么?作者的着眼点在哪儿?

(10)、(16) 转引自NormanLand,EkphrasisandImaginationonPietroAretino’sArtCriticism,ArtBulletin,LXVⅢ,19p.20

(11)、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,正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。即使我们现代人不及我们的祖先坚定,至少有许多事情已因文明的精炼而大大发展。

(12)、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。15岁时,随父母迁居巴黎。1899年,罗曼·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,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。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。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,并从事文艺创作。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,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,试图以“革命戏剧”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。

(13)、余华的代表作有:《活着》《在细雨中呼喊》《许三观卖血记》《兄弟》

(14)、《罪与美:时尚女王与法国大革命》作者是卡罗琳·韦伯。

(15)、《约翰逊传》作者詹姆斯· 鲍斯威尔。约翰逊博士是十八世纪,中后期英国文坛执牛耳者,本世界第一部英语词典就是他编写的。

(16)、请结合《托尔斯泰传》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。

(17)、《贝多芬传》是罗曼•罗兰的得意之作,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,从首次出版到现在,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“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”,因此被评为“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”之一。罗曼•罗兰的(《约翰·克里斯朵夫》)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。

(18)、《罗斯福》作者詹姆斯· 麦格雷戈· 伯恩斯,本书被公认为是罗斯福大量传记作品中最重要的单卷本著作。

(19)、你认为该怎么理解“主要是成为伟大,而非显得伟大”这句话呢?

(20)、参考答案:(《米开朗基罗传》)、(《托尔斯泰传》)、(贝多芬)

3、名人传作者简介50字

(1)、因而,我们似乎可以说,瓦萨里《名人传》中对于不同的艺术作品所作的种种描述,并不关注于作品的形式方面,而是着重于叙述故事情节。实际上他是按照种种套式,即种种陈词套语,来描述不同的艺术作品。他的描述并不能够反映他所竭力鼓吹的艺术的进步。

(2)、在《米开朗琪罗传》中,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?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?

(3)、20世纪初,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:《贝多芬传》(1902)、《米开朗琪罗传》(1905)和《托尔斯泰传》(1911)等。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(1904~1912)和《母与子》(旧译《欣悦的灵魂》)(1922~1933),这两部是他的小说代表作,而其中写成十卷的长篇小说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则是他的成名作,也被高尔基称为“长篇叙事诗”,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。

(4)、请结合《托尔斯泰传》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。

(5)、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:《战争与和平》与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。但是,托尔斯泰是苦恼的: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,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;他同情下层民众,又对他们缺乏信心。因此,他厌倦自己的生活,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,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。在精神上,他一直是孤独的。八十二岁的时候,他选择了出走,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。

(6)、没有一条规律不会为获得”更美“的效果而被破坏。

(7)、热情和快乐之间没有联系。现代人把这两者混淆了,因为他们都知道什么是热情,也知道热情有多么罕见。

(8)、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,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。不久,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,从1796年开始,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,听觉越来越衰退。起初,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。1801年,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,但由于自己的残疾(此时他已耳聋)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、虚荣,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。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,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《幻想奏鸣曲》、《克勒策奏鸣曲》等作品中。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,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,这时的作品有《英雄交响曲》、《热情奏鸣曲》。

(9)、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,而是他似是而非的真理。

(10)、《贝多芬》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?

(11)、罗曼•罗兰的《名人传》是为音乐家(    )、雕塑家(    )、文学家(    )写的三部传记。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:

(12)、《亚当·斯密传》是当代仅见的对亚当·斯密生平与著作的全面以及权威的著述。

(13)、作者通过细微观察记录下约翰逊博士的箴言妙语,编辑撰写了这部书。

(14)、20世纪初,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:《贝多芬传》(1902)、《米开朗琪罗传》(1905)和《托尔斯泰传》(1911)等。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(1904~1912)和《母与子》(旧译《欣悦的灵魂》)(1922~1933),这两部是他的小说代表作,而其中写成十卷的长篇小说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则是他的成名作,也被高尔基称为“长篇叙事诗”,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。

(15)、最美的事,莫过于接近神灵而把他的光芒撒向人间。

(16)、没有一条规律不会为获得”更美“的效果而被破坏。

(17)、在《米开朗琪罗传》中,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?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?

(18)、《名人传》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,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,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,分担他们的痛苦、失败;也分享他们的诚挚、成功。《名人传》最突出的地方就是,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,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,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。纵观三传,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:经历长期的磨难,激流一般的生命力,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。

(19)、“那么,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在眼睛上描绘出来呢?”

(20)、(     )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,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。

4、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

(1)、答:作者紧扣“打开窗子吧!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!呼吸一下英雄气息。”

(2)、答: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,就能获得胜利,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。

(3)、罗曼·罗兰(RomainRolland,1866-1944)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。人道主义家,思想家,文学家,批判现实主义作家,音乐评论家,社会活动家。他从小爱好音乐,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,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,也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。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,罗曼与黑暗进行不屈的斗争。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,其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“用音乐写小说”。

(4)、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父亲发现的,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。(《第九交响曲》)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,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。贝多芬终生未娶,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列塔·圭恰迪尔。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,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。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。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《月光奏鸣曲》献给她。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:肠炎、冷水浴、伤寒、仰面跌倒。1796年开始,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,他极度伤心,1802年开始,他写了封信给他的弟弟,世称《海利根遗嘱》。

(5)、《贝多芬传》是罗曼•罗兰的得意之作,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,从首次出版到现在,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“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”,因此被评为“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”之一。罗曼•罗兰的(          )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。

(6)、(4)SvetlanaLeontiefAlpers,“EkphrasisAndAestheticAttitudesInVasari’sLives”,JournaloftheWarburgandCourtauldInstitutes,ⅩⅩⅢ,1960,p.192

(7)、“那么,可不可以从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眼色里看出他是喜爱还是仇恨来呢?”苏格拉底   问。

(8)、结合《托尔斯泰传》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。

(9)、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,父亲是歌剧演员,性格粗鲁,爱酗酒,母亲是个女仆。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,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,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,十三岁当大风琴手。十七岁丧母,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。 

(10)、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?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?

(11)、8:幸福的精灵,以热烈的爱情,使我垂死衰老的心,保持生命。

(12)、罗曼·罗兰在《米开朗琪罗传》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?

(13)、图3莱奥纳尔多·达·芬奇,《最后的晚餐》,1495-1498年,灰泥墙、蛋彩,880×460厘米,米兰感恩圣马利亚教堂

(14)、在《贝多芬》传后,作者附了“海利根遗嘱”的目的是什么?

(15)、“矮小粗壮,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。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……额头凸起、宽大……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,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。”是对(贝多芬)的外貌描写。

(16)、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父亲发现的,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。(《第九交响曲》)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,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。贝多芬终生未娶,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列塔·圭恰迪尔。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,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。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。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《月光奏鸣曲》献给她。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:肠炎、冷水浴、伤寒、仰面跌倒。1796年开始,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,他极度伤心,1802年开始,他写了封信给他的弟弟,世称《海利根遗嘱》。

(17)、一切都使他不安,他的家族也嘲笑这永远的不安。他正像他自己所说的一般,在“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”中生活。(选自《米开朗琪罗传》)

(18)、米开朗琪罗:忧郁症患者,是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,一个舍弃欢乐,享受痛苦的英雄。作者让我们了解到了米开朗琪罗十分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,他有着对自己行为的极端厌弃,因为就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弱者和懦夫。心灵的折磨和奴隶般无休止的劳作,使他的一生饱受折磨,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狱。

(19)、《名人传》叙述了(德)国音乐家(贝多芬)、(意大利)国画家和雕塑家(米开朗琪罗)、(俄)国作家(列夫•托尔斯泰)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,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。

(20)、沃尔夫林在此关注的是画面的构成。他告诉我们士兵和马被安排在什么位置,以及形象的组合在画面上所产生的视觉效果。他给出了一个对于此画的形式分析。他其实是在进行解释(interpret)。而瓦萨里对于该画的描写,则大有不同:

5、名人传作者简介及作品

(1)、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,将会获得安静、幸福和高尚。

(2)、(23)LifeofRaffaellodaUrbino,Lives,p.8

(3)、答: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,容貌丑陋,而且一直患有重病,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。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,“谁也无法战胜我,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。”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,从事音乐的创作,写出《第九交响曲》等传世之作。

(4)、8:幸福的精灵,以热烈的爱情,使我垂死衰老的心,保持生命。

(5)、“他的面貌有了固定的特征,永远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之中。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,双眉异常浓密,那忠厚长者的胡须,使人想起摩西像。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、温和,留着病痛、忧伤和慈祥的痕迹。从二十岁时的粗野豪放、塞瓦斯托波尔从军时的呆板严肃,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啊!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,显得坦白直率、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。”

(6)、在西方,提起著名的传记作家,人们首先举出的是古代希腊史学家布吕达克,著有《名人传》,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,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。罗曼•罗兰由此得到启发,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,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,使他们振作起来,和命运作斗争,从(精神)和(道德)的角度,改造社会。

(7)、贝多芬遭遇病痛的折磨,仍不放弃音乐。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,开浪漫主义之先河,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。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,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,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,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。

(8)、贝多芬,米开朗琪罗,托尔斯泰,这些被罗曼·罗兰尊为英雄的人,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,或由遭遇的悲惨,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,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,深重的苦恼,几乎窒息了,毁灭了理智。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,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,对人类的信心。贝多芬“用痛苦换来欢乐”的音乐;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;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,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。

(9)、《贝多芬传》还附有: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。

(10)、在《名人传》中,瓦萨里总是热衷于赞美作品高超的再现技巧。阿尔珀斯所列举的三项艺格敷词,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。在瓦萨里的笔下,乔托画中的鼓胀的船帆“显得如此地具有立体感,以至于看上去栩栩如生”;马萨乔《纳税银》一画中,那脸色发红的圣彼得以及众使徒的形象,“姿态栩栩如生,使他们看上去真的具有生命”;而莱奥纳尔多的《最后的晚餐》中那逼真的桌布,也让瓦萨里惊叹不已:“那桌布的质感被表现得如此精妙绝伦,以至于这个亚麻布本身,看起来不可能再有更真实的了。”在瓦萨里对于种种艺术作品所作的描述中,“栩栩如生”的字眼可谓屡见不鲜。他还喜欢按照菲利普·维拉利的套式,在讲到画中形象生动逼真时,称其“仿佛具有运动和呼吸”,正像他叙述《纳税银》中的马萨乔自画像时所说的那样:“马萨乔……将它(其自画像)表现得如此熟练,使它看上去具有呼吸。”

(11)、结合《托尔斯泰传》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。

(12)、没有一条规律不会为获得”更美“的效果而被破坏。

(13)、他的著作大致可以分为音乐和文学两大类,在音乐理论与音乐史方面,更重要的著作是七大卷《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》(1928~1943)。文学方面,除诗歌外,他发表了各种体裁的作品:戏剧、小说、传记、文学评论、日记、回忆录。此外还有政论和书信。

(14)、《贝多芬传》还附有:(医嘱、书信集和思想集)。

(15)、(19)SvetlanaLeontiefAlpers,“EkphrasisAndAestheticAttitudesInVasari’sLives”,JournaloftheWarburgandCourtauldInstitutes,ⅩⅩⅢ,19p.1

(16)、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:(《战争与和平》)、(《安娜•卡列尼娜》)、(《复活》)托尔斯泰在1900-1910年间发表了关于社会论战的含有攻击性和神秘的文字,包括《战争与和平》、《大罪恶》和《世纪末》。

(17)、一切利己的生活,都是非理性的,动物的生活。

(18)、传记里的三人,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,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、画家、诗人米开朗琪罗,另一个是俄国作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列夫·托尔斯泰,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,贡献不同,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,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,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。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,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。他们或有病痛的折磨,或有悲惨的遭遇,或有内心的慌感矛盾,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,深重的苦恼,几乎窒息了呼吸,毁灭了理智。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,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,对人们的信心。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,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。米开朗基罗给后世的不朽杰作,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。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,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,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,借以传播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:“一切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”;“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,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。”

(19)、在《贝多芬传》后,作者附了“海利根遗嘱”的目的是什么?

(20)、《托尔斯泰传》的立意是什么?作者的着眼点在哪里?

相关推荐: